(图文|李庆华、潘虹羽 编辑|辛西 审核|李国亮)近日,由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主办的“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大赛”决赛在河南洛阳落幕。经层层选拔和激烈角逐,我院生物信息学专业研究生刘雅文、李庆华、徐鑫鑫、潘虹羽组成的学生团队在指导教师李国亮教授和余隽老师指导下,凭借极具创新性的研究课题“Spy War in the Genome HPV Invasion in 3D Chromatin and Our Counterattack(基因组间谍战:三维染色质视角下的HPV入侵与反制)”斩获全国特等奖。
团队获奖证书
团队研究讨论
决赛现场
该研究聚焦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机制这一重要医学科学问题,通过建立创新性的三维染色质模型,团队深入揭示了HPV如何利用基因组结构发起“入侵战”,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反制策略。这一成果不仅在科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更展现了团队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研究发现,HPV通过精准影响宿主细胞的三维染色质结构,成功实现了免疫逃逸和致癌程序的双重目标。研究揭示了转录因子Sp1蛋白介导HPV与宿主基因组互作,诱发宿主的免疫抑制响应网络,从而维持其致癌平衡。这一机制的阐明为开发新型抗HPV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团队负责人介绍,从选题确定、研究设计到英文演讲的打磨,团队历时数月准备。李国亮教授、余隽老师全程指导,在科研思路、表达技巧等方面为团队提供专业建议。比赛中,研究生刘雅文以沉着冷静的现场表现和流利的英语表达,向评委专家展现了这项创新性研究的核心发现及其重要意义,她严谨科学态度和出色表达能力征服了评委,团队最终从全国数千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
本次比赛旨在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使用英语进行科研创新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帮助我国未来的科研工作者有效地向国际同行介绍自己的科研思想。“5分钟科研演讲”这一形式不仅考验选手的科研创新能力,更要求他们具备清晰表达复杂学术思想的能力。作为国内高校外语教学与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本届全国赛事合计参加院校90所,初赛作品9667组,其中1823组作品进入复赛,56组作品进入决赛,共评出特等奖30组,一等奖82组,二等奖357组,三等奖532组,优胜奖810组。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获奖既是对我院生物信息学专业建设成果的认可,也展现了学院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的新进展。据悉,学院将继续推进国际化战略,深化科研英语教学改革,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科研人才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