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概况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系、生物信息系、大数据科学系、公共计算机教学部等4个系(部),建有农业生物信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业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学院设有生物信息学、农业信息工程二级博士点、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3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信息学专业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本科项目,多次排名全国前列。拥有1个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学院现有教职工9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40人,讲师23人,行政、实验人员17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013名,其中本科生864人,硕士生111人,博士生38人。
党委书记:李向东
院 长:张红雨
党委副书记:孙 超
副 院 长:徐勋光、李国亮
二、人才培养
认真修订2018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与深圳华为总部签订校企产学研战略合作计划,与联想集团签订教学实习基地共建协议,共建“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成立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共建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分中心),与华大学院签署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开展名师示范课和实践示范课,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秦磊华教授为师生传授教学改革实践之道。完成农业信息工程二级学科招生,做好201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招生前期准备工作。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开始招生,共录取2018级本科生61人。新开设全英文专业课程2门。定期开展研究生科研记录检查。制定生信专业博士留学生培养细则(《Guidelin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Bioinformatics》)。制定学院支持学生出国出境访学学习政策《信息学院国际交流奖学金优才计划》。
举办学校第七届程序设计大赛、第四届计算机设计大赛及第四届生物信息设计与技能竞赛,引入CCF-CSP(中国计算机学会程序设计能力认证)考试认证项目。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竞赛,我院学子在2018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2018)中斩获全球总决赛一等奖,在全国高校大数据能力提升大赛获全国二等奖。积极开设外教暑期课程,美国德州理工大学的Hamed Sari-Sarraf教授来校开展全英文课程《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 Deep Learning》教学,受到师生好评。积极开展师生访学交流,组团参加合作办学夏令营,接收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14所高校16名学员参加学院暑期夏令营,组织开展第三届郑大—华农生物信息学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各类教改教研项目,获批2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课程思政项目,9项校级教改、PPT和微课项目顺利结题。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学院C/C++程序设计团队在积累近两年OJ在线测评系统实践经验后,引进计算机一体化教学平台,强化了课程的过程考核。
紧扣学风建设主线,撰写学分清查报告3份,获评优良学风班集体1个。持续推进课堂指纹考勤工作,全年考勤553次,每周公示考勤结果,坚持进行谈话提醒。开展学风建设先进集体、先进寝室、最美“三本”评选表彰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1项作品获挑战杯省赛银奖,实现学院挑战杯省赛零突破。全年参加校级以上学科竞赛300余人次,获校级以上奖励130余人次,省级以上奖励61人次,其中ACM协会詹晔康团队获ACM、CCPC 等比赛铜牌,沸点工作室王乐团队获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大赛特等奖。全年支持23支团队赴重庆、深圳等地开展实践,获评校先进工作者、优秀指导教师和先进个人9人次。举办蒲公英读书分享会多场。推行南湖跑奖励制度,获评校级“南湖跑先进个人”11人。讲好信息故事,学院微信公众平台“狮山蒲公英”及QQ公共账号定期推送文章200余篇。全年走访武汉、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用人单位23家,师生参与走访企业300余人次,为毕业生推送招聘信息500余条。完善就业奖励办法,发放先进集体和个人奖励累计1.3万元,召开班级就业促进会6场,2018届毕业生年度就业率为96.2%,学院年度就业率、就业薪酬和就业满意率居全校前列。
三、学科与队伍建设
坚持学术报告会常态化,全年举办学术报告80余场,学院科研氛围日益浓醇。承办第五届三维基因组学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学术会议。全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其中面上项目4项,青年科学基金5项,直接经费374万元。获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中技术创新重大专项1项,总经费308.71万元,其中省拨经费200万元。教师全年发表SCI收录论文24篇,其中影响因子5以上论文4篇(大于9的论文2篇),最高影响因子27.125,发表EI论文20篇,CPCI论文9篇。获评学校基金工作先进集体,获评工作先进个人1人。湖北省生物信息学会获批并成立。
按照“坚持标准、引培并重”原则,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计算机专业高岗教师难以引进的难题,学院走访山东、陕西等地高校,开展人才招聘宣讲,引进教授1人,实现计算机专业教授引进零突破。全年引进教师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名,讲师2名。新增副教授2名。出国访学或在外学习英语10人。在职获得博士学位1人。完成46名教职工“2014-2018年聘期”考核工作。实施专家教授帮扶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教师中博士比例比建院以来提升23%。
四、合作办学与对外交流
积极推进学生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组团访问并与英国亚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签署协议开展学生交流,选送60余名学生出国出境开展交流。派出13名学生(11名本科、2名硕士)参加第一届华中农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暑期夏令营。派出40余名师生组团赴澳门参加第八届全国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学术大会。与美国、日本、马来西亚、俄罗斯、新加坡、法国、韩国、罗马尼亚、瑞典等国家科研院所专家进行较好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分别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上海派森诺等单位合作开办联合培养创新班,共计30余名学生入选。加强了与扬翔集团、正大集团等单位的校企合作,开展好对口支援黄梅油铺街、宜昌五峰的精准扶贫工作。
五、党建工作
坚持落实责任,规范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格贯彻执行《中共华中农业大学委员会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学院党委及成员抓好党建工作的职责。同时建立健全学院领导联系党支部制度,4位学院领导分别联系1个教工党支部(系部),了解支部建设情况和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坚持开展学生党建“五个一”和“三公示三汇报两答辩”制度,实现学习培训全链条全覆盖。及时调整学生党支部设置,安排大学生党总支委员联系并指导学生党支部。现有研究生党支部3个;本科生党支部6个,党员93名,其中正式党员43名。教工党支部5个,党员62人。每月召开一次大学生党总支会议,将党委副书记、组织员、辅导员编入学生党支部,加强对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指导。全年发展学生党员52人,转正1名教师党员,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和教育管理质量。推进党校培训创新,通过理论学习、集中培训和分组实践教育、翻转课堂汇报答辩等形式,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培训班6期,培训学员300余人次,赴河南焦裕禄纪念馆、河南新县苏维埃旧址、江西八一起义纪念馆等地开展红色实践教育活动15次,党校培训效果不断提升。
坚持制度建设,着力营造清正廉洁的发展环境。坚持每周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党建工作相关事项,研讨学院事业发展,全年召开党政联席会40余次;学院党委一贯重视对党员干部勤政廉政、预防腐败的教育和监督,建立健全《信息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检查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关于党员干部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和廉政谈话制度及其配套制度。每年结合年终述职,学院领导班子均面向本单位全体党员群众公开述职述廉,党员群众现场对班子成员履职廉政情况给予评价。2018年初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年度工作任务分解方案》,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完成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签订工作,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分解落实。2018年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开展学习研讨9次。相继出台学院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学科建设经费使用办法、学院综合奖励办法等办法。较好完成学院装修改造及条件建设。投入1.5万元建设好党员活动室,开设“信息逸站”党员图书角。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责任区。
坚持从严从实,切实抓好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认真抓好巡视整改方案落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反“四风”转作风、高校党建工作20项重点任务落实、开展“两访两创”、落实“五个到位”及“七个有力”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和阵地管理、开展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主题实践活动、布置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等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落实。以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为重点,落实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第一要求。制定学院2018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党建工作进度表、学院党建“十件实事”、“两学一做”支部每月学习重点篇目等。认真坚持“四个一”学习制度,大力弘扬实事求是、学无止境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先后配发《习近平用典(第二缉)》、《工匠精神》等学习读本,编发“播种者”钟扬先进事迹、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精神宣讲等专题学习资料10余万字,全年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建功立业新时代”等主题图片展10余场。坚持“双带头人”制度抓好领头雁,有力提升各支部战斗力、凝聚力。严格落实党政领导联系支部制度和教工支部帮扶学生支部“1+1”制度,深入开展“两访两创”活动,密切师生关系、党群关系,积极构建“师生共同体”;坚持完善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做好支部会议记录及党员活动手册记录;依托党支部活动立项,利用重要节点契机,开展党员师生喜爱的主题党日活动。
推进院务公开,不断建设好“教工之家”。召开学院第一届三次教代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与会代表审议通过了学院制度管理汇编。学院班子真正起到了抓关键谋大事、凝心聚力、引领发展的核心作用。开展教职员工喜闻乐见的群众活动,组织师生员工积极参加校运会、拔河比赛等活动,组队参加“植科杯”羽毛球赛晋级16强,台球团体赛再获学校第8名。全年开展“重走长征路”主题党日、“饮水思源,不忘初心”主题党日活动、电影观影、青椒跨学院座谈交流等活动多次。持续开展党员教师结对困难学生“一助一”行动和党员干部、专家教授帮扶青年教师能力提升两个计划,师生获得感显著提升。开展“身边的共产党员”系列宣传,讲好信息故事。1名支部委员获评全校优秀通讯员,1名骨干教师评为校园媒体关注年度人物,1名党员教师事迹入选湖北省“党员好故事”典型案例一等奖,并当选湖北省生物信息学会党支部书记。
编辑|卢志远
初审|袁嘉晨
终审|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