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发展大事记 > 正文
信息学院2016年度大盘点
发布日期 2017-02-21 浏览次数

一、发展概况

信息学院成立于2014年4月。学院前身是80年代中期在原基础课部设立的计算机教研室,1996年9月,开始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科生;2000年9月,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2011年4月,学校成立生物信息中心,同年9月,生物信息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2012年开始招收生物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2013年开始博士生招生。2014年4月,学校为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加快推进信息学科建设,将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信息学教研室、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整体)、数学系(部分)、化学系(部分)以及计算中心调整组建成立信息学院。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应用系、生物统计系和生物信息系等4个系,建有农业生物信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学院设生物信息学博士点、硕士点,农业信息工程博士点、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等2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信息学专业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本科项目,连续3次排名全国第一。拥有1个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院有教职工7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9人,讲师24人,行政、实验人员17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856名,其中本科生756人,硕士生78人,博士生22人。

党委书记:李向东

院长:张红雨

党委副书记:孙超

副院长:徐勋光

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学院各项事业全面向前推进

1.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实现教授上讲台全覆盖,专业核心课程小班授课,公共基础课团队教学。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落实。建成校企教学实习基地1个。获评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获批校“十三五”规划教材7项,获批校级教改项目4项。圆满完成湖北省计算机专业评估。成功申报湖北省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专业获批全国“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改革试点”。生物信息专业在年度专业评价中再度荣膺全国第一,是参评专业中唯一获评“五星”的本科专业。

2.坚持把科研作为强院之本抓实抓好。坚持学术报告会常态化,开展青年教师科研汇报活动,全年举办学术报告70余场。三维基因组学研究被中国科学院评为2015年中国科研代表性成果。全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获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先后承办全国第三届三维基因组学研讨会、第三届华中地区生物信息学研讨会、高性能计算论坛等学术会议。全年发表SCI收录论文27篇,其中影响因子5以上的论文11篇(大于9的论文2篇),最高影响因子13.65。获评学校基金工作先进个人1人。

3.强化学科龙头地位,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制定农业信息工程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和研究生录取方案。优化生物信息学推免生遴选方案以及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新增研究生课程5门。定期开展研究生科研记录检查。新增校级教改项目4项。新招硕士生39名,其中博士生7名。研究生在籍在读达到100人。获评省级优秀硕士毕业论文1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3人。获评学校年度学术希望之星1人。

4.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办学治院的重要依靠。全年引进教师4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柔性引进讲座教授和兼职教授2名。全年新增教授1名,副教授2名。新增学术型博导6名、学术型硕导8名、专业学位硕导7名。入选首批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在职获得博士学位2人。出国访学或在川外学习英语9人。获评学校十大青年岗位能手1人。

5.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全方位合作。组团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3所高校交流访问。举办首届生物信息及农业信息工程夏令营活动。接待郑州大学66名师生来访交流。负责选拔学员参加华大基因2016年创新实验班。获安诺优达企业学生奖学金15万元。先后与康圣环球、影响力科技等公司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浪潮集团联合成立校企“高性能计算及大数据处理联合实验室”。全年选送学子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学习交流3人。积极推进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学院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工程学院“3+2”人才培养项目已获学校批准。

6.坚持精细化管理,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年施工面积2000平方米,投入450余万,顺利完成学院6楼及地下室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装修、改造任务,学院改造基本完成。成功申报计算机仿真实验室项目。完成学院官网改版。建成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网站。获评全校资产管理工作先进个人1人。

7.第二课堂是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和途经。获评校级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2个。获评十大创新创业之星、阅读之星、运动之星等4人次。获评校级优秀班主任1人。邀请优秀校友或企业家来校交流,全年开展信息讲堂7次,组织“蒲公英读书分享会”读书分享4次。承办学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程序设计新生赛暨武汉地区高校程序设计邀请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多项赛事。全年获省级以上奖励42人次,其中一等奖(金奖、特等奖)7人次。学院SRF立项14项,国创2项。全年走访用人单位15家,邀请企业来校招聘累计33家。创建就业实习基地1个。本科生年度就业率达96.40%,再次涌现全校首个就业率达到100%的班级。研究生年度就业率达到100%。获评学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3人次。

三、学做合一、从严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1.建章立制常态学。建立健全《信息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把“两学一做”作为学习重要内容。制定学院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学院“两学一做”活动方案、党建工作进度表。认真坚持“四个一”学习制度。

2.支部书记带头学。为各教工、学生党支部书记配发《毛泽东选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马克思靠谱》、《大学之路》等学习读本300余册。支部书记多次牵头开展学习研讨,带领支部成员精读党章、通读系列讲话。先后举办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先进共产党员事迹巡礼等主题展览十余场,为各支部编发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两学一做”等专题学习资料7万字。

3.公示答辩促进学。坚持在高岗群体发展党员,2015年发展教师党员1名,2016年转正1名预备党员,并确定1名入党积极分子。制定学生党员考核标准及党员目标考核条例,坚持学生党建“五个一”及“三投票三公示两答辩”制度。

4.分类指导求实效。年初学院党委制定了党建工作计划。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与加强学风建设、学科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干部作风建设紧密结合,在大学生党员中开展“做优良学风示范者”学习教育活动,在教工党员中开展“做一流事业开创者”学习教育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做‘五个一流’建设者”学习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师生党员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5.拓展载体强支部。严格落实党政领导联系支部制度和教工支部帮扶学生支部“1+1”制度,深入开展“两访两创”活动,密切师生关系、党群关系;坚持完善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做好支部会议记录及党员活动手册记录;依托党支部活动立项,利用重要节点契机,先后开展麻城烈士陵园、中山舰参观、青年教工踏青、青椒跨院系交流、“赏秋景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以及《终极胜利》主旋律影片集中观看等主题实践活动。

四、加强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在办学治院中的全面领导

1.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格贯彻执行《中共华中农业大学委员会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学院党委及成员抓好党建工作职责、学院党委书记是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学院领导联系党支部制度,了解支部建设情况和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及时调整学生党支部设置,安排大学生党总支委员联系并指导学生党支部。现有学生党支部9个,学生党员120名,教工支部4个,党员59名。坚持标准,全年发展学生党员46人。全年开展红色基地教育活动5次,表彰大学生优秀共产党员,目前共奖励书籍87册,累计奖励3300余元。

2.坚持以制度建党管党,营造清正廉洁的发展环境。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制度建设,2014年学院成立即颁布实施《信息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学院议事规则》等制度。坚持每周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党建工作相关事项,研讨学院事业发展。学院党委一贯重视对党员干部的勤政廉政、预防腐败的教育和监督,建立健全《信息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检查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每年底结合年终述职,学院领导班子面向本单位全体党员群众公开述职述廉。2016年初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完成了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签订工作,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分解落实。

3.坚持理论学习,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制定学院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工作方案及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梳理整改方案落实情况。针对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四讲四有”主题党日、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等内容,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均进行了集中学习,学院党委书记带头谈了学习体会,并面向党员教师讲授了多次专题党课。学生党支部获校级申报立项2项,院级立项2项。教工党支部获批最佳立项1项,优秀立项3项。全年学院党委认真抓好了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党费收缴工作专项调查、发展党员工作专项检查、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情况专项检查、履职尽责督促检查等基层党建重点任务。

4.积极推进院务公开,建设好“教工之家”,热忱为师生发展服务。4月,成功召开学院首届教代会和工会。与会代表认真审议、表决通过了《信息学院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信息学院年终绩效津贴发放方案》和《信息学院副教授七级岗评审基本条件》等规章制度,学院班子真正起到了抓关键抓大事、凝心聚力、引领发展的核心作用。开展教职员工喜闻乐见的群众活动,积极建设“教工之家”。组织师生员工积极参加运动会、校园长跑等群众活动,组队参加“植科杯”羽毛球赛晋级16强,拔河比赛晋级8强,台球团体赛获团体第8名。全年开展团队拓展、户外踏青、“赏秋景、跟党走”秋游活动、电影观影、青椒跨学院座谈交流等活动5次。


编辑|卢志远

初审|袁嘉晨

终审|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