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邹艳艳,2021级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指导老师曹罡教授。现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两篇,一篇学术论文待发表和一项专利待授权。研究生期间曾担任学科部主席,18级研究生生物信息学专业一班团支部书记,参与多次学术会议和学生活动,并积极为同学服务。
人生很长,勇敢尝试
邹艳艳在求学期间,开展了许多方向的课题研究,例如,基因组、单细胞转录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孟德尔随机化等。曾经的她也很迷茫,担心什么都学而又什么都不专业。即使勤能补拙,但方向太多,不知何从补起。面对这样的困境,她没有闭门造车,而是选择一边从原理补起,一边求助导师,和各个领域的专家沟通交流。得益于视野的开阔,她观察到单细胞转录组质控步骤的一环原理,可以运用在染色体外环状DNA(ecDNA)的表征上来,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算法,能够在数据层面识别焦点扩增(focal amplification,FA)是否能脱落到染色体外成环,而在此之前的研究主要通过荧光实验肉眼观察。
人生很短,专注自身
人生的岁月里,硕博研究生大多都会面对同一问题——同侪压力及各种类似的压力。邹艳艳认为:当我们观察自己的时候,会看到一个狭小的坐标系,告诉我们什么是优秀,什么是摆烂,什么是值得,什么不值得。然而,这种观察方式容易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占用我们宝贵的时间。因此,邹艳艳不再将自己的成就寄托于外界,选择向内看自己,她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她不需要具体的坐标来规定自己该做什么,而是需要问自己自己想要实现什么,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价值。
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
邹艳艳也曾度过漫长的低谷期,对于结果的不可控性,她也曾感到无能为力。但她开始坚持记录每一天的失败心得,月余后再回顾。她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她经历的不只有失败。每一次尝试,虽然失败,但是她从未认输,在此之前她都不知道自己有这种百折不挠的意志。从此她的人生开启了新的篇章,她坚持每天记录,重识自己,重拾信心,砥砺前行。她渐渐意识到,如果结果不尽如人意,那就尊重失败,与导师再讨论;而即使是反复失败,也一定能够从过程中有所收获。
邹艳艳也感谢信息学院的所有老师,对于学生的问题都会耐心十足、毫无保留地给予解答。最后她特别感谢李国亮、杨庆勇、曹罡老师,他们在邹艳艳求学的各个阶段,都给予了超前的思想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