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我院李立教授课题组联合揭示苹果风味与品质提升遗传机制

发布日期:2021-06-28 发表者:陈治国 浏览次数:









   (文|张巍瀚  审核人|张红雨)近日,Molecular Plant (IF = 12.08) 在线发表了我院李立教授与中国科学院韩月彭研究员的合作研究:《Unraveling a Genetic Roadmap for Improved Taste in the Domesticated Apple》。该研究通过对497个苹果进行大规模的群体遗传学研究,并对苹果的重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了控制果实大小与风味品质的重要基因,同时揭示了苹果风味与大小等重要品质提升的驯化和改良历程,为苹果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研究人员首先通过群体遗传学分析解释了野生苹果和栽培苹果之间的遗传关系,并明确了新疆塞威士苹果和欧洲森林苹果在栽培苹果驯化过程中的地位,发现苹果育种过程中人工选择导致了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同时还发现在欧洲酿酒苹果与东方甜苹果是独立驯化事件,不存在基因交流现象,该结果支持了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欧洲人就已经利用当地野生苹果酿酒时就已经对苹果进行独立驯化的观点。


   苹果为什么越来越好吃?苹果为什么大小各异?研究人员随后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合比较转录组与果实瞬时转化功能分析,鉴定了影响果实大小、糖、酸等重要品质口感的基因。苹果中的酸主要是由苹果酸和柠檬酸组成,果实酸度主要是由Ma1基因控制,该基因编码区的一个功能丧失性突变是导致苹果酸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此外山梨醇可以使苹果储存时间更长久,研究者发现市场上常见的‘富士’品种具有极长的储存时间,其原因可能就是‘富士’相比其他品种山梨醇含量更高。


   研究者还分析了苹果野生祖先种,古老品种和现代品种的群体驯化和改良过程,发现酸度的选择是苹果风味品质驯化过程中的重要特征,而控制糖含量的基因几乎没有受到选择。明确了苹果果实的风味和大小之间不存在搭车效应,呈现多阶段的复杂演变特征,并提出了栽培苹果在驯化过程中果实大小和酸度的进化模型。

该项目由华中农业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参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为第一完成单位,我院博士生张巍瀚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廖燎博士、张博博士、方庭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武汉植物园韩月彭研究员、我院李立教授与山东农业大学郝玉金教授共同主持了本项工作。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molecular-plant/fulltext/S1674-2052(21)00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