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方称宇来校讲述“中国花钱与传统文化”

发布日期:2015-06-18 发表者:辛西 浏览次数:

(文|学通社记者陈媛媛 图|学通社记者胡明)6月17日晚,香港城市大学方称宇教授作客我校狮子山讲坛,从花钱的形态、内容、价值等方面揭示了中国花钱的传统文化内涵。

方称宇教授介绍,中国花钱并非指中国人的“花钱方式”,而是一种古代货币,也称“厌胜钱”。花钱虽然具备钱形,但并无法定的流通价值。中国花钱币表面一般印有吉语,吉祥纹饰或镌刻着传说中的神仙人物,其共同的作用就在于驱疾辟邪。

讲座伊始,方称宇教授通过PPT展示了中国货币的发展历程。先秦时期的贝币、布币,战国的蚁鼻钱、刀币;秦朝的“半两”、西汉的“郡国五铢”;宋朝至清的方孔圆等。他运用一系列图片展示了从公元前四五千年前到清末民初的货币形式。

以晋代鲁褒的《钱神论》为例,方称宇教授撷取其中“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何必读书,然后富贵”“钱之所祐,无吉不利”等文段将魏晋时代衣冠士族的对金钱的崇拜,中国古代货币拜物教思想展示得淋漓尽致。

方称宇教授指出,中国古代社会对钱币的追求还与中国古代的谶纬神学有莫大的关联。谶纬神学、阴阳五行兴于西汉,盛于东汉,其“天人感应,祥谶灾异”的核心理念直接导致了花钱的大范围流行。

在汉代,人们开始赋予花钱“趋吉避恶”的丰富内涵,花钱的种类图案一时剧增,而花钱的设计题材则主要来自儒家、道家的信仰理念外加民间传说中的神灵。从西汉至清末,花钱的文化功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宜子孙、入千金、辟不祥。“宜子保孙”承载对子嗣的祈愿,“常毋相忘”承载对爱情的追求,“辟兵莫当”代表除凶降福,“金玉满堂”寓意财源广进。

至清朝,花钱则被赋予了更多文化寓意,也成为了诸多文艺作品的传播载体。“刘海戏金蟾”“钟馗降魔”等系列花钱集中展示了花钱对民间神话、民俗作品的传播作用。

讲座最后,方称宇教授简要介绍了花钱的图音表义系统,从花钱的词汇发音、纹饰图案等方面揭示了称中国花钱的丰富文化内涵。方教授称中国花钱不仅仅承载了中国古老文化中的强大物质文明,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渊远的人文艺术、宗教哲学及民风民俗。

链接:方称宇,博士,研究员,曾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和执教十余年,任英语用法调查中心副主任。现就职于香港城市大学翻译与语言学系,担任对话系统实验室主任。曾多次应邀在英国大英博物馆和英国皇家钱币学会做有关中国花钱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