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教学工作重在投入、重在积累、重在开拓创新

发布日期:2015-09-30 发表者:辛西 浏览次数:

(图文|信息学院通讯员辛西)“我和信息学院太有渊源了!”曹凑贵拿出了一本泛黄的书,这是他在20年前编著的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小册子——《家用电脑应用入门》。9月29日下午,国家级教学名师、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曹凑贵教授做客信息学院,和学院青年教师就本科教学、专业建设等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信息学院党委书记李向东主持交流会,张红雨院长作了总结点评。

曹凑贵教授从学院的办学与管理、本科教学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等三方面展开报告。他从文化、自信、资源三个关键词解读了学院的办学与管理。曹凑贵说,一个学院必有一个学院的文化,一个团队也有其团队固有的风格。文化氛围太重要了,学院的教师在凝聚文化,而这一学院的学生也在践行文化、涵养文化。学院的管理也是如此,把规矩定好,各行其是、各尽其责。如果说文化是内涵,自信则是由内而外的表现。有人说“农业是没落的贵族”,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农业大学要建立信心,广大教师也应树立信心,瞄准国计民生,瞄准国家的需求、安全的需要,农业大有可为。办学主体在学院,学院一定要有章法地利用和争取资源,最好是建立一个项目库,有自己的思考更便于执行。另外,资源是和人才紧密结合的,要利用好内部已有资源,积极谋划、引进和培养外部人力资源。

曹凑贵用“投入”“积累”“开拓创新”3个关键词对本科教学与专业建设进行了阐释。他说,教学无疑是需要你投入热爱和时间的事业,课堂上、教学中一定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如果不能给予学生新东西,那么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就不能算是“传道授业解惑”,很有可能就是“猴子表演”,会被学生抛弃。结合很多实际的案例,曹凑贵说,不少年轻教师表示,在课堂、在教学上的投入多了,学生的评价和评分自然就高了。对于“积累”,曹凑贵说,他主讲了多年的《生态学》,积累了上万幅照片、一百多个案例、几十套试题库,在创建国家精品课程之前,他就创办了个人的课程网站“生态学苑”,如果没有平时的工作积累,是不能做到的。“积累对于课程建设而言太重要了!”曹凑贵表示,他的成长就和他的教学密不可分,教学团队从以前的几个人,逐步扩展到现在的十几号人,这也逐渐促进了他所在团队的科研工作。开拓创新对于团队建设非常重要,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在科学研究方面。总是“老调子”肯定不行,一定要不断拓展延伸,团队建设中“胸怀”很重要,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应该是永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绝不能把能够获得什么促进或回报作为标准。

随后,曹凑贵院长从人才、方向、成果、人才培养4个方面谈了他对学科建设的体会。他说,干任何事都要依靠人,要花大力气引进和培养人才。信息是无处不在的,对于信息学院老师而言,要善于“嫁接”,学会“搭车”,比如我所在的团队,就需要有人从事“作物生长模拟”方向的交叉研究。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将中药材、活性物质作为重点发展的新领域。如何“不跟跑”,如何异军突起,这需要谋划布局,需要研究思考。学院可有相关倾斜措施,搭建平台,去培植方向、培育成果。在人才培养中,一定要找准定位,同时突出特色,要与农科紧密结合,积极和相关学校、相关学院、相关老师结合,也可积极争取各种交叉基金、专项基金。曹凑贵最后谈到了“坚持”。他说,科研要沉潜,方向上更要坚持,不能很好坚持、盲目跟风随大流而导致的失败的案例并不少见。“对于看准的方向,砸锅卖铁也要坚持下去。”

最后,信息学院青年教师纷纷提问,就精品教材建设、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培养方案与新课开设、学科交叉融合与团队建设等与曹凑贵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