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在线

【耕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木板年画魅力

发布日期:2017-07-17 发表者:辛西 浏览次数:

(通讯员海震七月十二日,信息学院赴河南省开封市暑期社会实践团正式开始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寻之旅,通过参观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深入交流,切实了解了木板年画的历史以及传承人的现状。

悠悠年画历史

七月十二日早晨,实践团来到了位于开封市书店街的开封木板年画博物馆,探究学习木板年画历史。该博物馆由任鹤林创办,馆内展厅里陈列着包括史料文献(复印件)、年画藏品以及印版在内的300多件藏品,系统地展示着年画的“前世今生”及制作工艺。队员们通过参观学习,得知了与网上、书上截然不同的木板年画。木板年画起源于神荼、郁垒驱鬼神的传说,历经几朝更迭完善才得以传承下来,令实践团惊讶的是,一直到建国初期,年画还都是白底黑字,这与我们之前关于年画色彩的认知有很大偏差。通过这次参观,队员们对木板年画的历史有了更清晰,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难以言表的敬畏之情。

漫漫传承之路

在完成了博物馆参观并对木版年画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实践团成员又对博物馆馆长任鹤林老先生进行了访谈。老先生让我们看了他的藏品,给我们讲解了他是如何与木板年画结缘,又是如何坚持四十年走到今天的。团队成员与馆长深入探讨了包括关于木板年画的发展与传承问题,关于朱仙镇的历史兴衰问题,关于木版年画在民间的留存问题等等。虽然任老先生的儿子对木板年画极为感兴趣并且已经成为了下一代接班人,但木板年画的传承之路依然有很长要走。为了更好地推广年画艺术,任鹤林主动与高校合作,把博物馆作为实践基地,义务为学生讲解授课,馆内还布置了名为“门上春秋”的展览。但是这些措施远远不够,令我们所惋惜的是,木板年画还是逐渐淡出了群众的视野。木版年画的传承一直是老先生的一块心病。在与我们讲述时老先生的脸上除了对木版年画的喜爱之外,还有对木版年画未来浓浓的担忧。

一个人的坚守,一群人的战斗

任鹤林老先生孤军奋战了四十余年,如今为了给木板年画正名,还原一个真正的历史,他依然在坚持,正是他的坚持,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木板年画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实践团成员也由衷的希望自己能尽一份绵薄之力,为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最后任老先生还给我们看了他所编写收录的木版年画。为了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继承,他通过与朱仙镇木板年画的对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得木板年画以良性发展的方式留存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正是他一个人的坚守,才让更多人得以了解木版年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了解,而是要更好的宣传与弘扬这一民族的瑰宝。结合我们的学科优势,让更多的人了解木版年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