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在线

【耕读】走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竹琴

发布日期:2017-07-19 发表者:辛西 浏览次数:

(通讯员 杜梅)7月13日,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赴成都四川竹琴调研团队首先来到四川省博物馆参观学习,见到了极具巴蜀文化特色的各个时代的器具及手工艺。并且在调研团队讲解员的解说下了解学习了四川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青铜器、青花瓷、蜀绣、竹琴,一件件展品在橱中熠熠生辉,向我们展示那个时代的生活和艺术之美。参观结束后,调研团队展旗在门前合影留念,记录此次四川博物馆之旅。队员计科1504班的熊国奥同学发表感慨:“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象征着每个时代人民的智慧和对生活艺术的追求,真的是不虚此行啊”。参观当天天气炎热,但每一位队员都精神饱满,积极学习,他们的热情也感染着当天来参观的游客,调研队伍身穿蓝色队服,成为博物馆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7月14日,四川竹琴调研团队来到成都市京剧研究院进行走访学习,队员们在谢赤非老师热情细致的讲解下深入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竹琴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现状。在采访过程中谢赤非老师还为同学们展示了四川竹琴的演奏技巧,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实践团表示,这次走访使队员们受益匪浅,不仅领略到了四川竹琴的风骨魅力和人民时代生活的变迁,更加了激发了他们年轻一代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川竹琴,四川地方曲种,起源于唐朝,是宫廷音乐的伴奏乐器,经过宋、元、明几代流传至道家,作为传道的伴奏乐器,通过门户前的演奏说教形式传播道家思想。清后,竹琴成为街头艺人的谋生手艺。直至民国,四川竹琴走进茶馆、酒肆,成为供人们消费欣赏曲种。解放后,四川竹琴有了更正式的表演队伍和场所,在公社剧院进行表演供戏迷们欣赏。2008年6月7日,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竹琴又名渔鼓、道情。渔鼓一名来于最初的制作工艺——用鱼泡包蒙琴体鼓面;道情一名来于唱曲内容——道破世间人情,唱尽人间冷暖。50年代后竹琴发展迅速,表演形式上有很大突破,由一人坐唱变为站唱,加入了一人分饰多角等手法来丰富表演内容,其中,剧目《水漫金山》中一人分饰角色多达十多个。从清朝开始,四川竹琴、扬琴、金钱板这三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流传紧密相连,并借鉴川剧的一些曲牌,从而衍生出相通的节奏、唱腔及板法。

据谢赤非老师介绍,四川竹琴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竹琴。其长超度超过一米,制作全部靠手工,会做的人所剩无几且都年事已高。选料极其珍贵,从选料到备料需要几年的时间。目前四川竹琴的传承问题迫在眉睫,年轻人对竹琴的了解甚微,愿意学习传承的更少。同时,由于大众对竹琴的关注度不高,剧院的演出圈皆是公益演出,使得竹琴的宣传发展受到的极大的经济制约。

之后,计科1503班钟睿同学,计科1504班王佳欢同学、詹萧扬同学向谢赤非老师简单的学习了四川竹琴的演奏技巧。最后大家合影留念,结束了此次走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