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

马彬广教授指导iGEM团队第四次夺金并获单项Best提名

发布日期:2017-11-17 发表者: 浏览次数:

我院马彬广教授(后排中)与指导的学生团队在比赛现场

据南湖网讯 11月再传捷报。美国东部当地时间11月13日下午2时,2017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简称iGEM)在波士顿落幕。由我院马彬广教授指导的iGEM团队代表学校参赛,他们不畏强敌,敢打敢拼,从全球高校310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斩获金奖。这是我校第4次获得金奖,并首次获得该赛事最佳新基础元件奖(Best New Basic Part)提名,最终有8支队伍从100支队伍中拔得头筹,获得提名。

今年我校iGEM团队创新性提出“计算机控制的细胞周期同步器”(synchronizer-4C, computer-controlled cell cycles)项目。控制细胞周期同步化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同步化方法有许多不足,如使用化学诱导法会对细胞生理状态产生副作用,物理筛选法无法在长时间维持同步化。本项目利用计算机控制细胞周期同步化,设计出一种基于光控CRISPR回路的细胞周期同步器。在实验中通过CRISPR/dCas9靶向基因复制起始位点oriC来抑制复制起始,从而实现同步化;另外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以光照的模式对细胞周期进行调节。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生物学方法有着操作便捷、可控性强的优势,并且可为生物学研究领域提供一种有用的基础研究工具。

今年iGEM团队指导教师包括马彬广、张红雨、彭东海等老师。项目实施中,王学路、孙明、何进、曹罡、李琳、方红、张翠娥、熊景维、余晓燕、陈浩、陈正军等不同学科的老师提供了耐心细致指导。项目获得学校多部门大力支持。

我院生物信息系副主任马彬广教授连续4年担任指导教练带队参赛。今年iGEM团队由来自信息学院、生科院、工学院、动科动医学院、文法学院、水产学院和植科院近30名本科生组成。在为期1年的备战期内,通力合作,克服重重困难,自主设计完成了生物学实验、数学建模工作,并协办了中国区iGEM交流会。团队成员在暑假期间放弃休息,每天平均工作时间超过16小时,可以说是日以继夜。8月初,部分实验遇到瓶颈,在反复验证无法实现预期结果的情况下,队员们不断修改完善实验方案,终于在10月初取得突破性进展。来不及歇一口气,队员们又紧锣密鼓地开始网页制作、WiKi上传、海报设计和现场展示准备等后续工作。10月底冲刺阶段,他们全天候投入工作,尤其是在WiKi冻结之前,成员们2天没有合眼。波士顿比赛期间,我院马彬广教授克服时差困难,连续3天指导学生工作到凌晨5点。留守国内的团队成员则时刻关注比赛动态,及时提供各项素材支持,为团队加油助力。

iGEM比赛分为海报展示和现场展示2部分。海报展示环节,团队成员从容自信地向来自多个国家的100余名裁判介绍项目,并与其他参赛队伍交流,互换纪念品。现场展示环节,队员们用英文流利地介绍项目背景、干实验、湿实验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准确自如地回答裁判提问,充分展示了华农学子严谨的工作态度、高质量的工作成果和大方得体的形象。

赛后,团队成员李海盟说:“通过iGEM比赛,锻炼了我的实验操作能力,增长了许多见识,特别是提升了我的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希望以后有更多同学能参与到这项特别有趣的比赛中来。”

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英文全称为International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由麻省理工学院2003年创办,2005年发展成为国际性学术竞赛,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顶级国际性学术竞赛。合成生物学是近年来新兴研究领域,每年大赛参赛队伍的相关研究成果都受到《科学》、《自然》、《科学美国人》、《经济学人》 等期刊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关注,同时受到BBC等媒体的关注和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