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第四届国际三维基因组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发布日期:2017-11-13 发表者:陈治国 浏览次数:
第四届国际三维基因组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突破多项三维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瓶颈  致力健康医疗、美好生活




   (文|信息学院通讯员洪萍)11月11日下午,由我校举办的第四届国际三维基因组学研讨会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开帷幕。会议由我校李国亮教授发起和组织。大会主要围绕三维基因组的实验技术、分析方法以及在动植物、疾病等领域的应用方面展开了广泛讨论。来自美国、新加坡、波兰等国家的30个研究单位的160名注册代表和我校近100名师生参加了会议。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姚江林教授致开幕辞。姚江林介绍了三维基因组学领域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现状,高度赞扬了三维基因组学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特别是在华农的三维基因组研究团队所作的努力,并向到场的专家和老师表示热烈欢迎。


   随后,大会组织者介绍了三维基因组领域的发展历史和所面临的挑战,详细阐述了其课题组基于芯片点阵方案开发的multiplex-Chromatin interaction analysis(多元染色体交互分析)技术。该技术可高通量地检测染色体复合物具有的蛋白质和DNA序列,并能突破多项三维基因组研究技术的瓶颈,得到了在场专家高度评价,并引发了广泛讨论。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Rafael Casellas教授随后介绍了其在B淋巴细胞终末分化激活中发现的cohesin复合物环从Nipbl着陆到迁移到CTCF位点的模型,并用“小汽车的轮子”、“汽油”和“红绿灯”的例子生动描述了TFIIH、ATP等转录因子在三维基因组中,尤其是染色质远程交互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转录过程的调控机制。


   德州达拉斯大学和清华大学的Michael Zhang教授讲述了其课题组近年来在多个课题中得到的令人惊喜的结果,例如CAPTURE技术研究特定位点的三维基因组组分、bridge-linker Hi-C提高三维基因组数据质量等。


   12日上午,Hi-C技术的开发者、美国贝勒大学的Erez Liberman Aiden教授讲解了Hi-C技术、in situ Hi-C技术、从一维基因组数据预测三维基因组结构、黏连蛋白(cohesion)在三维基因组形成中的作用。Erez Liberman Aiden教授研究三维基因组的过程和思路,非常有启发性。随后与会专家针对医学中三维结构的重要作用、三维染色质结构解析和可视化、生信建模等方面展开了广泛讨论。


   会议最后,美国贝勒大学的Erez Liberman Aiden教授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Rafael Casellas教授以及波兰华沙大学的Dariusz Plewczynski教授和大家共同探讨了三维基因组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并表示三维基因组的推动和发展不仅需要更多的年轻学者的参与,同时也要有更多经费上的支持,他们高度赞扬了中国在三维基因组领域开展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大家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此次大会是我校连续第4次举办三维基因组学国际研讨会。通过举办研讨会,促进了三维基因组学在国内的推广和普及,繁荣和活跃了我校学术氛围,在华农形成了一批研究三维基因组学的团队,并产出了相应的高水平成果。三维基因组学的研究代表了正在兴起的基因组学研究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已于2014年启动四维细胞核组学项目,计划5年内投资1.2亿美元,研究细胞核内的基因组三维结构、功能及其在细胞分裂、发育等方面的时间动态(第四维)。


   会议临近结束,来自Nature Communication出版社的Tang Lin博士详细讲述了自然出版集团发表文章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为大家以后在Nature及其子刊发表文章提供了具体建议意见。


   参考信息:三维基因组学是生物学领域内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是指在考虑基因组序列、基因结构的同时,研究基因组在细胞核内的三维空间结构,及其对基因转录、复制、修复和调控等生物功能的影响。人类长达两米的DNA序列被压缩在微米数量级的细胞核中,并拥有精细的三维结构,对这种三维结构的动态变化以及如何调控基因功能,正是现阶段意义重大的科研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