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之路|华农信研学子赴黄砦村践行:“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8月下旬,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研究生实践团响应“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号召、秉承“三下乡”精神,深入武汉市黄陂区黄砦村,开展“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火龙腾飞:乡村振兴科技助农”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为期5天,团队成员们走进乡村,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为农场带来的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机遇,也为黄砦村的乡村振兴推进注入了科技力量。通过“互联网+”与农业结合以及创新手段,实践团展示了科技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此次活动充分展现了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学子“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肩上有担当”的精神。
走近农村:调研乡村产业面临问题
在黄陂区黄砦村的调研过程中,实践团队与当地王军书记、农场负责人刘翠娥围绕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销售模式及宣传渠道等四大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了解到该村种植产业的面临基础设施不足,销售方式单一的问题。
王军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的核心问题依旧在于基础设施。2023年的雪灾对我们的大棚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重建过程耗时耗力,田间增产和农产品销售方面也面临着重重困难。”他进一步表示,虽然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但政府的支持,特别是针对大棚的补贴政策,减轻了农户的经济压力,帮助农场度过了艰难的恢复期。目前,部分设施已经恢复运转,农户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黄砦村地处黄陂区祁家湾街道东部,地理位置偏远导致的交通和宣传问题也日益显现。距离城区较远,这不仅限制了农产品的运输,也影响了农场的旅游宣传效应。近年来,黄砦村农场试图通过引进农旅融合的方式,吸引更多游客进行采摘和观光,但由于交通不便,游客数量始终有限。
华农信研实践团抵达刘小丫家庭农场
乡村变迁:探寻农场产业发展历程
实践团来到黄砦村刘小丫家庭农场,受到了村书记王军和农场负责人刘翠娥的热情接待。在调研访谈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农村产业发展的艰苦与不易。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外流,黄砦村也曾面临着产业转型的难题。王书记介绍到,以前村子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村民们都是留守的老人,种自家的几亩地,收益普遍很差。想要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村子里也缺乏资金和人才,工作很难开展。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黄砦村也迎来了转机。2014年,刘翠娥积极响应中央“振兴三农”号召,流转集中周边村民土地,组建新型农业规模化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截至目前,累计流转土地1000余亩,引进了10余种优质特色南方水果,拥有固定资产3000余万元,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同时带动周边农户300余户年均增收4万元,与高校、企业合作研发推广科研成果30余项。
实践团成员们通过与刘翠娥的访谈了解到,不论是推进土地流转组建农场,还是建设温室大棚、学习种植技术和拓展销路,都是巨大的挑战。恶劣天气也影响着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年初的冻雨就摧毁了黄砦村180多个温室大棚,农场目前也急需资金用来灾后重建。谈及往事,刘翠娥并没有沉湎于过去一路走来的不易,她表示当回头客渐渐变多,消费者们更加认可农场里黄陂本地种植的水果,村民们生活也慢慢变好。在她十年的农场建设生涯中,支撑她一路走来的更多的是投身“振兴三农”的初心使命以及厚植在心底的对家乡深厚的感情。坚持以政策为导向,以技术支撑走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刘小丫家庭农场在黄陂区的乡村振兴建设中发挥了示范作用。
刘小丫家庭农场火龙果藤
创新赋能:助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和刘小丫家庭农场负责人刘翠娥的沟通中,我们实践团了解到,由于黄陂区黄砦村较为偏僻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不便利的问题,刘小丫家庭农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销售方式单一,主要以客人线下采摘为主;知名度不高,未形成品牌。
为解决刘小丫家庭农场目前面临的问题,实践团成员王舸提出采用直播的方式进行引流。
实践团成员王舸与刘小丫家庭农场刘翠娥直播情况
当日下午,实践团的成员们在刘小丫家庭农场进行了三个小时的直播,直播内容包括农场的环境以及特色农产品。收获3万浏览量和2万点赞,取得了良好的线上推广效果.
党支部书记王军提出,希望筹办“丰收节”活动。实践团的成员在跟农场负责人刘翠娥深入交流后,探讨出一份适合刘小丫家庭农场当前情况的“丰收节”方案。活动方案根据农场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既突出了农场的优势产品,也为客户提供了参与体验的机会,力求将农产品的销售从线下采摘扩展至更多元的渠道。
针对黄砦村家庭农场知名度不高,未形成品牌的问题,实践团成员朱玉辰提出了创新的品牌设计思路,结合AI绘画生成技术,根据家庭农场主要生产的农产品火龙果和果冻橙,设计出品牌形象。在农场负责人刘翠娥的把关下,实践团的朱玉辰和王舸利用AI绘画技术设计生成了品牌形象“火小龙”和“果小橙”。通过这种创新方式,农场成功塑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为后续的市场推广奠定了基础。
品牌形象“火小龙”(左)和“果小橙”(右)
通过实践团的努力,刘小丫家庭农场逐步走上品牌化、现代化发展的道路,成为黄砦村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次有力尝试。黄砦村践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建成以稻香、花香、茶香、果香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实践团的创新思路和务实行动赢得了当地党支部书记王军的认可。他表示:“实践团为我们带来了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乡村振兴战略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需要更多这样的创新思路。”
总结
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研究生实践团历时五天,深入武汉市黄陂区黄砦村的刘小丫家庭农场,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开展学习与探索。实践团详细了解了农场的发展历程、运营规模,并对农场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分析。实践团队长王舸在调研过程中感叹道:“与刘阿姨的深入交流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当今时代背景下,农场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这次调研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解,也拓宽了我们对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及AI技术融合发展的视野。”
为了人类心智的荣耀。实践团从课堂迈向田野,诠释了华农信息学院青年学子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为进一步推动刘小丫家庭农场的发展,实践团结合农业现代化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农场未来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从农场运营模式、品牌塑造,到科技赋能农业的实践,团队与农场负责人共同勾画了未来的美好蓝图。通过这次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切身见证了家庭农场在促进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角色,同时也为团队成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成长机会,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积累了丰富经验。
文字:信息学院赴湖北省黄陂区黄砦村暑期社会实践团 王舸
摄影:信息学院赴湖北省黄陂区黄砦村暑期社会实践团 朱雨辰 荣子阳
审核:信息学院辅导员 苗壮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