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双一流”建设评价要有中国标准

发布日期:2017-03-24 发表者: 浏览次数:

教育部等部委近日联合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简称《实施办法》),为“双一流”建设的具体执行与实施提供了明确指引。之前中央公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两个文件都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致力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凝结着我国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飞跃的深切渴望。

综观《实施办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遴选、支持、管理等环节都与高校和学科评价息息相关,《实施办法》明确提出论证确定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要“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要依据”。可见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体系建设在“双一流”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一方面必须扎根中国大地,体现中国特色,另一方面必须紧扣一流目标,体现世界水平。

然而,当前在构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集中表现为“重西方标准、轻中国特色,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社会科学,重学术评价、轻理论引领”。对此如不加以纠正,错位的大学和学科评价极有可能将我国高校正在进行的“双一流”建设引入歧途。

一是重西方标准、轻中国特色。当前我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学和学科评价体系,要么直接套用西方大学和学科排名,要么间接参考西方国家标准和方法。这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要看到,在大学和学科评价体系中,缺乏中国声音、中国因素、中国影响力,是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等几大索引数据库在诸多大学和学科评价体系中占据着异乎寻常的重要位置,被许多研究机构和高校奉为圭臬。这些国际索引数据库都是由西方科研机构创建并主导的,为了迎合这些西方标准,有些高校在学科建设上不区分学科专业的性质、类别,不考虑有无可比性,用所谓与国际接轨的统一标准“一刀切”,一味追求“国际发表”“国际被引”数量,给教师和学生定任务、压担子。有些高校把世界一流片面理解为“国际排名一流”,直接与西方大学和学科排名对接,在作规划、谋发展、定政策时,以西方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为依据,学校建设围着西方标准的“指挥棒”转,很少提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很少提及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很少提及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很少提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问题。这种“言必称西方”的大学和学科评价,已然放弃了中国大学和学科评价的主体性。

环顾世界,不同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是各有特色的,教育和文化从来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大学和学科的是非得失最终要由中国人自己来评价,中国高等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依然是“如何有用于中国社会”。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第一要义就是以中国特色为统领,决不能将中国大学和学科的评价标准拱手让给西方。

二是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社会科学。目前大学和学科评价另一弊端是标准单一,偏重于以自然科学为中心构建评价体系,没有充分考虑和尊重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例如,上文提到的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就把社会学、法学、政治学、传播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图书馆与情报科学、教育学等诸多人文社会学科合并为1个“社会科学总论”学科,与另外21个理工类学科领域并列;由上海交通大学发起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把获得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人数、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大学对与工科相关的研究领域所做的资源投入、发表在顶尖学术期刊特别是《科学》和《自然》上的论文的引用率等作为重要指标,很多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高校在这些指标上得分极低。为了提升大学排名,一些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和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大学也纷纷合并或兴建医学院、工科学院,理工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类学科获得大额优先资助,因为只有理工科系才能够让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的地位飙升。

众所周知,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强调文化多元性,其教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生产过程,具有鲜明的价值属性,绝非只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很难像自然科学一样在短时间的实验验证中获得普遍认可,不断生产出大量成果,而是需要长期反复实践。因此,人文社会科学无法、也不应该用自然科学的评价标准去量化和评估。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人文社会科学的昌明意味着精神底蕴的厚实,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接续并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学术传统,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西方学术话语、自然科学话语处于强势地位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呵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独特的学术品格和生命力,在大学和学科评价中给予特别支持。

三是重学术评价,轻理论引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学术的旗帜和灵魂,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阶级性、民族性是任何一所中国大学都不能回避的本质属性。构建大学和学科评价体系必须服务于这一属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和学科评价中的指导地位。

目前多数大学和学科评价体系普遍存在着大讲特讲“学术本位”、刻意回避理论引领和政治导向的错误倾向。例如,现有大学和学科评价尤其强调英语论文的写作,想要在国外英语期刊发表论文,就意味着必须首先接受西方价值观念和话语体系,服从于西方学界的主流理论。一篇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闻传播学论文即使观点创新、用词地道、语法标准,也不可能出现在国外主流英语学术期刊上。又如在评价指标刊物的选择上,有些人主张党的理论刊物不是学术杂志,不应该纳入到评价指标中。然而,在他们视为标杆和样本的美国,主要刊登对外政策宣传与研究论文的《外交事务》等杂志,本质上是美国的“党报”,却在学术评价体系中享有相当权重,起着学术导向风向标的作用,中西方学者也乐于在上面发表文章。这种在评价导向上的“主动缴械”“削足适履”,必然带来理论引领的弱化和政治方向的混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我们建设“双一流”的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这也决定了我们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评价必须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必须处理好理论引领与学术本位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党报党刊的理论版刊登的文章理应纳入我们的大学和学科评价指标中。正如有学者所说,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是相容相通的,无法绝对地将两者割裂、对立起来。片面追求所谓的学术“科学”“独立”和“自由”,试图摆脱意识形态的观照,终将迷失方向。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评价和建设固然要有着眼世界的大视野,尊重国际规则,对接国际标准,但不能因此就放弃对中国大学和学科建设的自主性追求。中国大学和学科评价体系的建立须以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梦想和中国经验为中心,秉持鲜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场,把握正确的评价导向与政治方向,着力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的形成,切实发挥好学科评价制度作为“双一流”建设“风向标”“助推器”的作用。

(作者:吴付来 李珣,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吴付来系该校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