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胡芬芬 柳鹏程)11月14日至16日,学校第15期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暨首期校本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ISW)在教工活动中心智慧教室举行。国际ISW、FDW、TDW认证的资深培训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原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魏红教授带领我校教师教学发展导师团队,为学员们“磨课”三天。本期研修班由教师工作部和本科生院主办、信息学院和外国语学院承办,来自7个学院15位老师全程参与。
研修班分为主题教学和多轮迷你教学循环。在“什么是有效教学?”的主题教学中,魏红表示:“有效教学不是老师的个人表演,而是要让学生有所收获,这种收获包括即时的收获和长期的收获,要可测量、可评价。为此我们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精心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各种活动,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实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学以创新。”
“我们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我校教师教学发展导师、外国语学院方红老师通过小组讨论引导老师们思考导入(Bridge-in)、学习目标(Outcomes/Objectives)、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即BOPPPS教学设计模块六个要素的具体内涵和作用。她提出了“Trust the model,model the trust”的建议并引导了教学目标 “头手心”的主题教学。经济管理学院柳鹏程老师介绍了迷你教学循环要求。信息学院沈婧芳老师以“揭秘神奇的分形现象”做了5分钟的迷你教学示范,由魏红担任引导员引导学员进行反馈。信息学院李燕老师、工学院魏薇老师分别以 “什么是有效反馈”“参与式学习有哪些”为题做了主题分享。
“你知道自己的学习风格吗?你在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吗?面对学习风格各异的学生,我们该怎么教?……”学员老师们在魏红的带领下进行了个人学习风格测试,按照测试结果被分成适应型、同化型、发散型和聚合型四种风格,分组探讨了每种学习风格偏好学习者的共同特征,以及针对此特征的学习者通常采取的教学方式。魏红表示,学习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风格或在特定环境下融合不同的风格。在教学时要做到知己知彼,应用自己所擅长的和补足学生所需要的,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在迷你教学循环环节,15位学员在我校获得FDW资质的教师教学发展导师的引导下,通过3天的迷你课程教学、同伴有效反馈、小班沉浸式体验学习和小组研讨等活动,深度实践了“以学生为中心”的BOPPPS教学模式。
研修班结束,作为学员的资源与环境学院朱强老师说:“非常感谢学校提供这次机会,让我充分体会BOPPPS的魅力。同时也要感谢引导员和同组学员,他们从不同学科视角对我的教学内容提出建议,为备赛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信息学院尹江津老师表示:“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这次培训不仅让我首次拿到了ISW证书,更重要的是让我深刻认识到ISW独特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对教学的巨大帮助。”化学学院丁聪老师说道:“小组内的相互支持和真诚反馈给了我极大的帮助,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自信自如。”
作为引导员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双老师谈到:“魏红老师提出的‘不评价不指导只反思’的引导原则,就是要通过引导员的问题让同伴老师基于现实学情进行反馈,促进学员老师实现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信息学院陈晓坤老师表示:“我们是引导者,不是指导者。这三天的引导工作教会了我如何客观、中立、开放地进行提问。”“魏老师教会我用参与式学习方式讲授参与式学习主题,拓展了我的教学视野,启发了我对教学的思考。”工学院魏薇老师如是说。
据了解,自2020年起,我校已举办了15期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累计21个二级单位的234名教师参与“磨课”。此期研修班首次遵照国际ISW培训的三天范式,从教学理念、研修内容、教学组织、研修学时、证书设计、材料准备、环境布置等全方面遵照国际标准,旨在提升我校教师教学发展导师团队的引导能力,提高学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审核人:方红 沈婧芳
原文链接:http://news.hzau.edu.cn/info/1009/187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