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大情怀、作深思考、干踏实事,2024年暑期,信息学院组织6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奔赴田间地头、古建筑群、红色文化遗址等地,积极开展以文化保护、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信息学子立足专业知识,发挥学科特长,用专业知识和创新实践服务社会,实现知行合一。
巧借信息知识助力,献策农旅结合发展
成员们利用信息知识助农实践 李嘉鹏摄
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尹集乡姚庵村,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赴襄阳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5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刘建晓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用爬虫爬取各大平台的用户评论,生成游客需求词云,为姚庵村的改进方向提供建议;利用收集的图片,和当地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提供的作物资料,制作带有AI讲解功能的姚庵村导游程序,提供特色农作物讲解服务,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实践团成员王佳辉谈到:“这次实践不仅让我看到了‘乡村旅游’作为一条振兴道路的可行性,还让我第一次觉得原来自己所学知识的也能作用于普通人民百姓的‘田间地头’。利用现代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正是我们身为华农信息学院学子的责任。”
在十堰市湖北诗源茶旅文化有限公司,信息学子先后三年前往当地开展社会实践,通过运用信息相关专业知识、结合公司当地的实际情况,对诗源茶旅文化有限公司的茶叶产业进行推广与升级,以此来推动房县茶文化的传播、带动当地乡村振兴。
实践团成员帮助当地完成了宣传折页、小程序的设计,并与销售负责人刘瑞深入交流讨论,在对比不同茶叶品质、功效后,最终选定了包含“诗源红韵”、“诗源云雾”在内的八款产品进行线上直播,并制定了合适的价格以及多买优惠方案。实践团成员、人工智能2201班王子生提到,直播前实践团成员分工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包括直播场地的布置、直播设备的调试、直播产品的资料搜集、直播文案的撰写。“直播场地没有空调,大家每个人都很热很辛苦,但当看到直播间的下单信息以及观众对大家的称赞时,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首次直播便呈现了不错的效果,总共售出了17单,获得近1600元的销售额。
发掘信息技术潜能,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赴湖北省恩施市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六人走进恩施古建筑群,实地考察现存古建筑的保护状况,并利用3D建模技术重现古建筑的原貌,为恩施市古建筑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实践团队采访非遗传承人万桃元 孙彧旸摄
实践团成员依托专业优势,运用3D建模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吊脚楼进行精准雕刻,成功还原其独特的结构与工艺。生成的三维模型不仅完整保存了建筑原貌,还通过生动呈现,助力大众更好地感受这项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一技术手段为今后的建筑研究与修复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在线展示的形式也让更多人“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传统文化之美。通过3D打印技术,将完成的模型实物化展示,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在保护古建筑的过程中实现了有机结合,彰显了文化自信。
成员向当地村委会展示AI修复方志敏照片结果 秦静怡摄
此外,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赴贵州省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贵州省开阳县南江布依族苗族乡龙广村,探访布依族传统建筑,对当地有特色的房子进行了三维扫描建模,为布依族的传统建筑赋予了数字化的新生。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追寻红色记忆,讲述红色故事”实践团队跟随总书记的脚步:踏寻红色印记。实践团队赴江西省上饶市走访了上饶集中营、方志敏纪念馆、方志敏烈士的故乡湖塘村、横峰革命烈士纪念馆、闽浙赣革命旧址群等地。尝试利用了AI还原技术,将遗留下来的老照片进行修复还原,通过AI的智能算法,那些因岁月侵蚀而变得模糊不清的老照片得以重焕光彩,历史的瞬间被重新定格。
发挥信息资源优势,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近年来,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和地方特色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成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助力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重要抓手。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追寻红色足迹,智绘乡村振兴”实践团队前往姚家山村开展社会实践与调研活动,探寻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之路,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助力探索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践团队采访退伍军人姚周平 段怡灵摄
在采访当地村民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姚家山村土地资源相对贫乏,单纯地依靠务农村民与乡亲们生活条件相对拮据。政府牵头发展姚家山村红色文化旅游项目不仅能吸引游客,带来直接的旅游收益,还让革命先辈的抗日精神、红色文化影响到更多人,同时也为村民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实践团队设计红色GPT进行红色文化知识互动问答 陈美璇供图
立足新时代,展望新征程,实践团队充分意识到,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旅游资源,找准姚家山村的文旅特色发力点,让红色旅游资源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是最大化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多元价值的高效路径。结合计算机专业特色,实践团队利用先进的GPT技术,挖掘并收录了姚家山村的红色旅游资源与乡村振兴文旅特色,通过打造智能红色旅游定制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推荐和路线规划,助力姚家山村实现红色乡村旅游资源的融合、互通、传播、共享。团队还计划将姚家山村红色文旅纳入全面的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库,进一步完善红色文化知识解答和互动趣味答题功能,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推广红色文化。
增进信息知识储备,合作深化科普筑梦
七月下旬,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包头市,结合成员自身计算机专业知识,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了解最新的小麦疾病预测技术,认识农业现代化进程,并与包头市农业科学院签订社会实践协议。在包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亮明,指导老师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兰彩霞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小麦生产状况调查和相关数据收集工作。在农科院王亮明院长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深入参观了农科院智能温室种植大棚的内部构造,每一名成员都对农科院里的农学研究成果有了更直观的印象,五颜六色的彩椒、各种编号的水果番茄、爬满整个架子的阳光玫瑰、尚在发育中的火龙果……在参观的过程中,王院长向实践团介绍了包头市农业科技的最新进展。
兰彩霞教授带领实践团成员王淑静,吴华峰进行当地小麦生长状况记录与数据收集工作 周泽宇摄
结束在包头长达六天的走访调查后,实践团成员走进武汉为明学校进行了成果宣讲。在武汉为明学校的报告厅内,实践团以农业科技为主题,分享了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及其与农业强国战略的关系。通过讲解现代农业科技的成果和应用,实践团成员强调了农业高校在培养农业人才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关键作用。实践团队长熊宇凡表示,现代农业不仅依赖传统技术,还需借助科技创新来推动进步,希望通过宣讲激发新高三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助力农业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武汉市科技馆与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签订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基地共建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建立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机制,增强公众的科学知识素养。这个暑假,由2名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和6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组成的实践团在武汉科技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筋飞机大作战”主题活动,旨在通过动手制作和试飞模型飞机,激发孩子们对航空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当天,40名充满好奇心的小朋友聚集在科技馆,实践团成员首先为孩子们介绍了飞机的历史发展,中国在航空领域的成就,以及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通过生动的讲解,孩子们对飞机的构造和飞行方式有了初步的认识。进入动手实践环节,实践团成员预先准备了橡皮筋飞机模型套件,指导孩子们一步步拼接模型。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如拼接时遭遇困难和现场管理略显复杂,但在实践团成员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逐一克服了困难,成功完成了飞机模型的制作。最让孩子们兴奋的环节无疑是飞机模型的试飞比赛。孩子们被分成小组,轮流发射自己亲手制作的飞机模型,看谁能飞得更远。
实践活动中的试飞比赛 傅世朝摄
指导教师刘洋表示:本次社会实践大家不仅自身投身于一线,为科技馆的游客讲解答疑,协作沟通的能力得到提升。大家还探索了校馆合作的新路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别开生面地为留守儿童们带来一堂生动的科普课,在孩子心中埋下了好奇的种子。
今年暑期,信息学院四百余名学子、二十余位专业老师以专业知识为依托,深入社会各个领域,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乡村振兴、文化保护、红色传承以及科普合作中的应用。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在社会课堂上上好这堂“行走的思政大课”。
通讯员:卢志远 袁嘉晨
审核: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