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党员微故事一】李国亮:一切服从组织的海归学者

发布日期:2019-07-03 发表者:陈治国 浏览次数:

转自南湖新闻网。


编者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之际,学校表彰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南湖新闻网将从7月2日起陆续推出10篇【党员微故事】系列报道,不求面面俱到、不求宏大叙事,以微故事的形式,立体展现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怀的共产党员精神风貌、在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的先进事迹。(发布顺序不分先后)


李国亮老师接受采访【学通社记者 孙泊远 摄】


艰辛寻找组织

李国亮记得,自己的政治生日是1994年4月27日,那年,五四青年节和“七一”党的生日,他两次参加入党宣誓仪式。党员姓“党”,他铭刻于心。

从2001年出国到2013年底回国,李国亮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13年,他也未曾忘却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一个小插曲却让他记忆犹新。2014年李国亮到中关村的中科院人才交流中心查询自己的组织关系和人事档案,这才发现他的材料不见了。经过1年多的艰辛寻找,他终于在“失联人员”里找到了自己的组织,那一刻,李国亮说自己无比激动。

旋即,李国亮非常郑重地向党组织补交了8000元党费。

“到国外才知道祖国好,比较世情国情才知道中国共产党有多伟大!”李国亮说。

一切服从组织

2014年,李国亮来到华农工作,很多人其实不解,他却说这里就是自己的理想园地。

2018年的一天,院长张红雨找到李国亮,商讨对口支援塔里木大学事宜,正苦于物色老师时,李国亮主动说:“我愿意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服从组织安排”成了李国亮的政治担当和工作遵循。经过和塔里木大学交流,李国亮主动承担了生物信息学DNA测序数据分析相关培训和科研任务,并在信息工程学院任昆仑学者讲座教授。

在距武汉4000余公里之外的塔里木大学,连续3年,每年至少1个月工作时间,李国亮将用实干求实绩。

不单如此,2014年信息学院成立后,他服从组织安排,从系主任到副院长,从校务委员会委员、校侨联副主席,到青联副主席,接受组织的考验和信任,积极工作、主动作为。

一切为了组织

李国亮说,他的重要工作就是为了把信息学建成各个学科发展的“支点”,为了建设和发展信息学,他竭忠尽智。

在李国亮的带领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筹建启动,大数据科学系成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开始招生,湖北省农业大数据工程中心获批,计算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得以获批。

为了学院事业发展,李国亮勇挑生物信息系发展重担,本科培养方案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改革与实习点建设等等事无巨细他都事必躬亲。2015年,李国亮主动将自己的科研经费60万元贡献出来,连同学校投入的240万元,购置建设了一套高性能计算平台,缓解了教学科研计算资源不足的矛盾。

“海归”“教授”“博导”“副院长”,李国亮有很多称谓和头衔,但他说,自己最在意的是“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川竹 审核人 吴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