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南湖新闻网(通讯员 徐春雅)
信息学院:“C/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探索缩时增负
“C/C++语言程序设计”是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为了引导同学们自主学习,强化学习效果,拓展课程的深度,提升学业的挑战度,信息学院章英老师带领课程团队积极探索“C/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改革。
“‘C/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信息量大,概念和语法相对复杂,实验与课堂教学不能相互贯通,同学们学习起来难度较大。”章英老师在谈及改革初衷时说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满足同学们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章英、李小霞、姚娟、汪毅等老师所在的课程团队,探索采用“强化过程,分类教学,集中备课”的措施,引导同学们自主学习、提升实践技能,实现了课程教学的合理增负。
课程团队在积累近两年OJ在线测评系统的实践经验后,引进了计算机一体化教学平台,强化课程的过程考核。“平常限时作业、定期大作业占60%,期末考试调整为40%,我们会在平时作业中引导同学们编写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小程序,提高同学们的编程兴趣,引导同学们主动学习。”章老师谈道。
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接受进度不一样,有的同学“吃不饱”,有的同学“消化不良”,这个问题怎么破?团队教师经过多次研讨,开展分类教学,满足同学们个性化发展需求。李小霞老师介绍,“对‘吃不饱’的同学,我们会设置具有相对难度的挑战题目,满足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我们还会引导这些有潜力的同学参与ACM强化集训;对于‘消化不良’的同学,我们定期开展习题答疑,并在中午、晚上及周末机房没课的时段,开放共享机房,安排高年级本科生助教进行辅导。”
课程团队还开展与“数据结构”“算法与分析”“离散数学”等相关课程集中备课,做好内容衔接和作业设计,强调培养同学的刻苦精神和自主学习,引导同学课前自学并主动完成平常限时小作业。在课堂教学内容上,弱化基础知识,增设案例教学,要求同学课后完成综合大作业。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编程的内在动力,课程团队教师还引入CCF-CSP(中国计算机学会程序设计能力认证)考试,将编程能力成绩直接“推免”挂钩,激发学生兴趣。
章老师表示:“这门课原来分两学期,总学时为72+50,现在只有64+30,虽然大幅减少了课堂教学时间,但从系统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同学学习比以前主动,学习的实际时间也比以前多。”
课程团队汪毅老师也谈道,“课程改革后,表面看学时减少了,但实际上老师教得比以前累,同学们学得比以前苦。不过学习效果确实比以前强的多,QQ上经常和同学们答疑到十一点多,同学们问的问题都具有一定水准了”。
“从期中教学检查各班级班会和师生座谈会反馈情况看,绝大多数同学对C/C++压缩课内学时、强化课外学习的方式非常认可”,学院副院长徐勋光说,“这增强了学院推进计算机一体化平台全覆盖的决心,也为学院进一步压缩学分学时、推进落实生信和计算机类专业大类培养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原文链接:
期中教学检查专题报道:课堂教学篇
http://news.hzau.edu.cn/2018/1204/53174.shtml
下一篇:学院召开教职工大会